基層要聞
彬長礦業:實干擔當 唱響奮進者之歌
今年以來,彬長礦業沉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雙重考驗,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奮力打好安全、經營兩個攻堅戰,以實干擔當,唱響奮進者之歌,催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1—11月,在實現安全“零”目標、完成商品煤生產指標的基礎上,營業收入75.8億元、利潤7.98億元,計劃不變、任務不減,奪取了安全生產和穩增長“雙勝利”。
提速單進 破解接續“老大難”
“11月份,我隊完成進尺453米,創出了彬長礦區復雜地質條件下快速掘進歷史新紀錄。”該公司大佛寺礦綜掘一隊隊長史江平欣喜地說,自10月份引進快速掘進裝備以來,月進尺較去年同期增加100余米,掘進效率顯著提高,職工勞動強度大幅降低,工資水平穩步上升,大家的干勁更足了。
今年初,該公司主要領導帶隊,結合安全集中整治采掘接續專項整治要求,對五對礦井采掘接續工作進行了專項排查。“近年來,各礦井往往以‘人海戰術’來提高掘進速度,掩蓋了掘進裝備的能力不足;單進水平低,采掘接續緊張,也給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該公司掘進副總工程師趙強說,掘進頭面多、單進水平低也成為彬長礦業五對礦井的“通病”。
“病因”找到了,“藥方”怎么開?該公司多次召開專題會,集思廣益查不足,對標學習明思路。煤礦開采,掘進先行。傳統機械化掘進方式掘支分離、勞動強度大、單進水平低,制約礦井生產接續和災害治理。該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推行“強科技、保安全,上裝備、優系統,重激勵、提技能,明責任、嚴考核”新舉措,全面開展為期一年的安全快速掘進創水平活動。
“公司投資1.82億元,與多家知名裝備制造單位合作,研發了5臺適合彬長礦區地質條件的掘錨一體機,目前,4臺投入使用、1臺進入安裝階段;同時,還引進錨桿鉆車17臺、巷道修復機9臺。”該公司生產部副經理張紅衛說,新裝備如虎添翼,單進水平由過去的215米提高到400米以上。
聚“智”保安 啃下災防“硬骨頭”
“開機!”隨著一聲令下,小莊礦地面調度員魏朝乾輕點鼠標,井下350米深處,膠帶運輸機、破碎機、轉載機、刮板運輸機、采煤機依次啟動運轉,滾滾烏金歡快地奔向地面。
遠程控制、一鍵啟停,11月14日,國家能源局煤炭司、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煤炭工業規劃院專家學者組成的“十四五”能源發展調研組到彬長礦區調研時,紛紛為該礦多元災害條件下特厚煤層智能化開采“點贊”。
這是該公司推進智慧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彬長礦業下屬5對礦井,煤層埋深500米至1000米,煤層厚度4米至26米,開采條件復雜,災害威脅嚴重。
“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作業,實現少人則安、無人則安,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去年初,該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文革提出強化頂層設計、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智慧礦山建設,3年時間里,將彬長建成多元災害條件下智能化開采示范礦區。
實現多元災害條件下特厚煤層智能化開采,是萬余名彬長礦業員工的夢想。去年3月,該公司在小莊礦建成西北地區首個多元災害條件下特厚煤層智能化綜放工作面。
“今年,公司投入5億元,對所屬5對礦井6個采煤工作面設備進行升級改造。”該公司機電部經理劉戰武說,到今年底,公司4對生產礦井5個采煤工作面將全部實現智能化開采。
運用智能化技術防災治災,也是彬長礦業智慧礦山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目前,各礦井全部安裝了微震、地音、應力在線等沖擊地壓監測預警系統,做到有效監測、超前預判,及時指導井下作業,礦井高能微震事件同比減少了70%以上,基本實現了可防可控可治目標。”該公司防沖副總工程師付田田說。
增值挖潛 全員巧過“緊日子”
無論形勢如何變化,省下的總是賺下的。年初以來,受疫情影響,煤市低迷徘徊、煤價低位震蕩、經營形勢嚴峻。
“企業的競爭最終是成本的競爭,競爭在市場,競爭力在現場。”該公司總經理屈永安說,只有切實增強市場風險意識、成本管控意識和新時代、新條件下的勤儉節約意識,才能進一步把謀發展的著力點向“質量”“效益”和“效率”聚焦。
彬長礦區災害種類多、安全投入多,可控成本占比少,成本管控難度大。“年初,公司創新實施涵蓋‘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系統優化、設計優化、減員創效、修舊利廢’六個方面的全業務全流程增值挖潛工程。”該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王福懷說,積極構建全員參與、全層級貫穿、全業務覆蓋、全流程融入的多維度增值挖潛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各單位、各崗位內在潛力和價值,為穩增長注入新動能。
“我礦針對中央水倉同時容納401111回采工作面污水和402102泄水巷清水情況,對402102泄水巷清水管路進行改造,將清水排至二號水倉,從而實現清污分離。”該公司胡家河礦機電部經理田省強說,該工程5月份完工,年內可節約電費、水泵維修、水處理費用190余萬元。
對礦井生產系統進行優化,降低無效損耗,節約成本,實現系統保障能力的提高和運行質量、效率的提升,是該公司全業務全流程增值挖潛“系統優化”的主要發力點。
“1月份引進錨桿鉆車,減少用工17人;2月份主扇、壓風制氮站實現集中監控、自動化運行,減少用工17人。”該公司大佛寺礦人力部副經理周林介紹,通過提升“四化”水平,實施減人提效措施,今年累計減少用工72人,節約人工成本299.2萬元。
“減員創效”作為該公司全業務全流程增值挖潛的一項主要內容,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等措施,減少用工數量,提高勞動效率,實現員工與企業雙贏。
強化管理,苦練“內功”,全面提升了經營管理水平。今年1—11月,該公司在順利完成煤炭產銷任務的基礎上,完全成本較計劃降低6.13元/噸,節支1.2億元。(彎桂清)